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作者: 陈启智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2-01

电子书 ¥81.59 定价:102.0 纸书价格¥79.00,点此比价
  •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本卷详述了儒学在隋唐时期的发展历程。因隋唐儒学几乎涵盖中古学术的所有领域,故此卷在结构上采取古代学术与现代学科相结合的方式,将隋唐儒学分为五个阶段,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内容方面则捡取处于学术核心部位的经学、哲学、政治、史学、经济、礼法思想予以论列,通过对隋唐史料的挖掘与辨析,予以抉发阐述,较为全面地勾勒出了隋唐儒学发展的脉络及其概貌,力图厘清隋唐儒学的特点。同时,本书力图深入揭示学术与治乱的关系。本卷的写作"抱定忠实于古人本意为主,参酌后世评价为辅,不作随意发挥定性的原则",力图客观地、尽可能接近真实地揭示隋唐先儒真正的思想价值,并给予恰当的历史定位。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我们为什么要编著一部《中国儒学史》,这是由于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而“儒学”在我国的历史上曾居于主流地位,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子斩断。如果我们人为地把中华民族曾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子斩断,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希望了。因此,我们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使之更新。就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估计在二十一世纪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将会有新的发展。为什么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经济的原因,更与“西学”(主要指作为精神文化的西方哲学等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冲击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回顾百多年来中国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文化(“中学”)在与西方文化(“西学”)的搏击中节节败退,“全盘西化”(或“全盘苏化”)占尽上风,甚至“打倒孔家店”成为某些中国知识分子标榜“进步”的口号。可是在这样艰难的“中学”日衰的形势下,中国仍然有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一方面坚忍地传承着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又以广阔的胸怀融合着“西学”的精华。他们深信“中学”,特别是“儒学”不会断绝,自觉地承担着中国传统文化“存亡继绝”和复兴中国文化的使命。因此,正是由于“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得我国学者得到了对自身文化传统进行自我反省的机会。我们逐渐知道,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应该发扬什么、应该抛弃什么,以及应该吸收什么。因而在长达一百多年中,我们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西学”,这为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新的现代儒学必须是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能为当今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应该是有益于促进各民族结成团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的儒学;新的现代儒学该是“反本开新”的儒学。“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新”。“反本”必须要对儒学的源头有深刻的了悟,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我们对儒学的来源及其发展了解得越深入,它才会越有对新世纪的强大生命力。“开新”要求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思想文化发展的总趋势,这必须对儒学作出适时的、合乎时代的新解释。“反本”和“开新”是不能分割的,只有深入发掘儒家思想的真精神,我们才可能适时地开拓儒学发展的新局面;只有敢于面对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新问题,才能使儒学的真精神得以发扬和更新,使儒家在二十一世纪“反本开新”中“重新燃起火焰”,以贡献于人类社会!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14-02-01
  • 作者:陈启智
  • 更新: 2023-03-22
  • 书号:9787301189252
  • 中图:B222.05
  • 学科:
    哲学
    哲学